案例展示
-
-
无线温度传感器设计的具体方案集锦
目前,大多采用的是有线多点温度采集系统,通过安装温度节点来实现对室内外温度监控。这种传统的多点采集系统要用导线与每个温度采集节点连接,其技术成熟,制作成本相比来说较低。但是,在许多场合需要将传感器节点直接放置在目标地点进行现场的数据采集,这就要求传感器节点具有无线通信的能力。同时,由于无线传感器通常使用电池作为能源,所以,它对能耗要求非常高。
针对这样一些问题,本文罗列出关于无线温度传感器设计的各种方案,以供读者进行设计参考。
本设计主要是基于433 MHz ISM频段,无需申请就能够正常的使用。该设计的具体方案有许多明显的优点:传输速度快、距离远、数据稳定;采用低功耗模式,延长电池使用时间;能保证任何一个时间里数据不丢失,提高系统的强健度。
所设计的无线温度传感器主要由以下几部分所组成:温度测量、发射部分、接收部分、LCD显示部分以及操控部分。系统结构图如图1所示。
在温度测量电路中采用Dallas公司生产的1-Wire总线B20是3引脚TO-92小体积封装形式;温度测量范围为-55~125℃,可编程为9-12位A/D转换精度,测温分辨率可达0.062 5℃,被测温度以带符号扩展的16位数字方式串行输出。
DS18B20内部结构主要由4部分所组成:64位ROM、温度传感器、非挥发的温度报警触发器TH和 TL及配置寄存器。ROM中的64位序列号是出厂前被光刻好的,它可以看作是该DS18B20的地址序列码,每个DS18B20的64位序列号均不相同。 ROM的作用是使每一个DS18B20都各不相同,这样就能轻松实现一根总线中的温度传感器完成对温度的测量,用16位符号扩展的二进制补码形式提供,以0.062 5℃/LSB形式表达。例如+25.062 5℃的数字输出为0191H,-25.062 5℃的数字输出为FF6FH。
R1和R0决定温度转换的精度位数:R1R0=“00”,9位精度,最大转换时间为93.75 ms;R1R0=“01”,10位精度,最大转换时间为187.5 ms;R1R0=“10”,11位精度,最大转换时间为375 ms;R1R0;“11”,12位精度,最大转换时间为750 ms;未编程时默认为12位精度。设计取R1R0=“11”。
ATmega324p内置的增强型串行外设接口SPI提供访问一个全双工同步串行总线的能力。SPI所使用的4个信号为MOSI,MISO,SCK 和SS。MOSI用于从主器件到从器件的串行数据传输;MISO用于从器件到主器件的串行数据传输;SCK用于同步主器件和从器件之间在MOSI和 MISO线上的串行数据传输。
1.2.2 无线的发送方式为发送寄存器缓冲数据传输方式,由配置设置命令的第7位el来使能,图1能够准确的看出,IA4421共有2个8位的数据寄存器,发送的数据首先被锁存到其中一个数据寄存器中,当电源管理命令的第5位et被置1,则发送器开始以设置的码率从第一个寄存器向外发送数据。
1.2.3 无线的接收方式有两种:一种是一直接收;另一种是FIFO模式。前一种方式并不推荐,会引起较高的误码率。本设计采用后一种模式。在相应的控制字都设置好之后,数据已进入缓冲器中,若引脚nIRQ变成低电平,则表示IA4421准备好接收数据,这时发送FIFO读命令字,开始接收。
1.3 外围天线的支持天线直接驱动,设计相当简单方便并且通信距离长。一个50 的外接螺旋天线和对应的差分电路就能轻松实现数据的发送和接收。本系统模块设计的天线 mm,用螺丝刀的金属棒饶制7圈成螺旋状。经过实验,实际有效的通信距离能达到200 m左右,满足了系统需要。
单片机软件部分最重要的包含主程序、中断子程序、测温子程序、LCD的转换显示,蜂鸣器报警子程序,按键子程序以及SPI子程序等。为降低功耗,使用中断来唤醒单片机进行测温等工作,因此主程序部分最简单,主要负责系统各部分初始化和中断的调用,在系统初始化完成后就立即进入睡眠模式,当中断到来时单片机退出睡眠模式,调用中断子程序实现测温、转换显示、温度数据的传输等功能。单片机控制程序流程图如图4所示。
作为无线传感器,低功耗运行可以最大限度地延长设备的有效使用时间,本系统是采取电池供电,功耗肯定就是一个不得不考虑的问题。为了获得最佳性能,设计时在电源损耗和可用性方面必须依据情况权衡使用,除了选用低功耗器件外,还从以下几个方面设计电源管理程序以最好能够降低无线温度传感器的功耗:
(1)由于无线温度传感器负责向控制终端传输数据,因此何时进行数据采集、何时进行数据传输可以由上位机的控制终端决定,很适合使用休眠模式和呼吸模式,通过减少IA4421在微微网中的活动达到节电的目的。把控制终端作为主设备,将电源管理程序设计在终端的应用控制层中,并由控制终端完成设备的查询、配对、建链等工作,当无线传感器与控制终端配对成功并连接后进入休眠模式,此时主从设备仍就保持着信道,只是不能发送和接收数据。当有必要进行数据传输时,退出休眠模式进入呼吸模式,通过呼吸时隙发送数据,呼吸间隔可设为20~40 ms,间隔过大会带来明显延迟,当数据传输结束后再次进入休眠模式,从而尽可能地降低能耗。
(2)应用单片机的睡眠模式达到节能目的。当IA4421退出待机状态,发送指令进行数据采集时,IA4421的中断请求标志位nIRQ产生低电平,通过中断标志位上电平的变化产生外部中断来唤醒单片机进入工作状态。
控制模块的功能包括:①测量并处理传感器模块数据;②读取并处理无线收发模块接收的数据,进行数据融合,配置系统参数;③通信协议处理,完成无线传感器网络通信中的MAC和路由协议处理。因此,考虑控制模块的处理速度、存储空间、外围接口、功能和功耗等因素,本设计选取PD78F0485微控制器作为控制模块的核心器件。
本设计在考虑调制方式、功耗、传输距离、功率等因素的基础上,选取Nordic VLSI公司的无线是一款低功耗无线MHz ISM频段,GFSK调制,本设计采用433MHz为中心频率。该收发芯片由功率放大器、频率合成器、晶体振荡器、接收解调器和调制器组成,片内自动完成曼彻斯特编码和解码,大范围的应用于无线数据通信、无线报警及安全系统、无线开锁、无线监测和家庭自动化等领域。
nRF905通过SPI与微控制器进行通信,可自动处理字头和CRC(循环冗余码校验)。发送数据时,微控制器只需将配置寄存器信息、所要发送的数据和接收地址通过SPI传送给nRF905,它会自动完成数据的打包和发送。接收数据时,nRF905自动检验测试载波并进行地址匹配,接收到正确数据后自动移去字头、地址和CRC校验码,再通过SPI将数据传送到微控制器。nRF905具有四种工作模式:掉电模式、待机模式、Shock Burst接收模式和Shock Burst发送模式。在掉电模式中,电流仅为2.5A,易于实现节能。当nRF905处于掉电模式时,SPI接口仍能保持在工作状态;通过Shock Burst收发模式进行无线数据传输,收发可靠,使用起来更便捷。因此,nRF905在诸多领域都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这些特点决定了nRF905芯片很适合应用于无线传感器网络中。
无线所示。控制引脚TX_EN、TRX_EN、PWR_UP直接与微控制器的P44、P45、P46相连;状态引脚DR与微控制器的中断引脚P120/INTP0相连,状态引脚CD、AM直接与微控制器P47、P10相连;由于系统没有SPI总线,因此采用I/O引脚模拟SPI总线的SCK、MOSI、MISO连接;微控制器的P14与SPI的控制端口CSN连接。 nRF905通过电容和电感与天线带有外部时钟输出引脚uPCLK,能够输出四种不同频率的时钟,采用示波器连接uPCLK引脚可测试nRF905是否工作正常。
传感器节点需存储用户设定的参数以及运行记录等大量数据。本设计选择AT24C256作为存储芯片,它是ATMEL公司推出的低功耗256K串行 EEPROM芯片,具有如下特点:①具有三种工作电压,分别为5.0V、2.7V、1.8V;②具有64字节页写模式;③符合双向数据传送协议;④具有硬件写保护和软件数据保护功能;⑤采用斯密特触发,可抑制输入噪声;⑥采用2线串行接口;⑦内部可以组织成32K×8存储单元。
按键是无线传感器节点为用户更好的提供的操作接口,可利用按键设置和读取节点的参数,查询节点的运行结果、工作状态和历史记录。本设计采用的微控制器PD78F0485具有按键中断功能,具有8个通道,网络系统使用了KEY1、KEY2、KEY3和KEY4四个按键引脚,它们分别与PD78F0485的P40引脚、P41引脚、P42引脚和P43引脚相连接,按键电路如图4所示。
利用USB接口可实现传感器节点与计算机的通信。本设计采用了高度集成USB转UART桥接器CP2102,它集成了USB 2.0全速功能控制器、USB转发器、振荡器和带有全部调制解调器控制信号的串行数据总线(UART)接口;外围元件较少,能节约PCB成本和空间。使用USB通讯时,首先将USB电路板一端与传感器节点的电路板连接,另一端与计算机连接,然后将CP2102的驱动程序安装在计算机上,计算机将 CP2102虚拟成一个COM口,最后就能够以访问一个标准COM口的硬件方式访问CP2102。USB通讯电路如图5所示,网络系统将PD78F0485的异步串行接口UART6与CP2102的异步串行接口相连接。
温度传感器网络工作时,需读取和设置节点的参数。因此,需采用LCD显示器来显示所需设置的参数命令和参数数据。本设计采用的PD78F0485微控制器带有LCD控制器/驱动器,具有自动读取存储器显示数据,自动输出COMMON和SEGMENT信号的功能。PD78F0485具有6种显示模式,每种显示模式具有6种不同的帧频率,本文选用1/3分压、1/4分时的驱动方式,使用副时钟作为LCD的时钟源,采用内部分压的方式来驱动具有4个 COM端、20个SEG的LCD显示器,该显示器可同时显示8个数字、7个小数点、17个常用标号。
本设计温度采集芯片采用数字化温度传感器DS18B20,它由半导体公司Dallas推出,具有如下特点:①测温范围-55℃~+125℃,在 -10℃~+85℃范围内的精度为0.5℃。②测量结果为数字信号,以“一线总线”传给MCU,并且也传送CRC校验码。③具有较高的分辨率,拥有 9~12位分辨率可调的功能,所对应的温度分辨率分别为0.5℃、0.25℃、0.125和0.0625℃。④具有寄生电源供电和外部电源供电两种模式,电压范围宽。其中,在外部电源供电模式下,DS18B20工作稳定可靠,抗干扰能力强,因此,本文采用外部供电模式,并将DS18B20的电源引脚连接到PD78F0485的引脚,当不测量温度时,将其外部电源关闭以降低节点的功耗。⑤体积小,减少了传感器节点体积的大小。网络系统测温电路如图6所示,PD78F0485的P140引脚与DS18B20的电源引脚相连接,P133引脚与DS18B20的数据引脚相连接。
温度传感器网络采取电池供电,因而必须定时检测电量,以避免节点电量不充足而造成节点之间的通信故障,若电量不充足,则提示更换电池。本设计采用PD78F0485微控制器的10位逐次逼近性AD转换器和微功率两端带隙稳压器LM385二极管来实现电量检测,电量检测电路如图7所示,P30引脚连接控制是否测量电量,用以控制要不要进行电量检测,P27/ANI连接稳压管LM385的电源端。稳压管LM385可工作在10mA~20mA的电流范围内,有很低的温度系数和动态阻抗。
根据系统要求,本设计采用3.6V锂电池供电,锂电池具有容量大、体积小的特点。由于USB通讯模块使用的是5V电压,因此需采用LM1117进行 5V到3.6V电压的转换。电源模块电路如图8所示,电源模块提供5V和3.6V的两种电源接口,采用三端稳压器LM1117可将5V电压转换为3.6V 电压。
无线温度传感器主要由单片机控制单元、蓝牙模块、温度检测单元、接口电路及其它辅助电路组成,系统结构如图1所示。控制单元凌阳单片机为总系统的核心,对检测到的温度数据来进行转换、显示、传输,外扩4MBFLAsH用于存储程序和温度数据。蓝牙模块包括蓝牙芯片、放大器、非平衡变压器(Balun)等,负责与蓝牙控制终端进行无线连接和数据传输,按键完成系统设置、复位等信息输人,测量的温度数据在传输到控制终端的同时在LED上显示,并通过扬声器定时语音播报当前温度数据和超限报警。
控制单元采用SPCE061A单片机,工作电压为2.6~3.6V,工作频率为0.32一49.152MHz,较高的处理速度使其能够很容易、快速地处理复杂的数字信号。该芯片内包括ADC、DAC、定时器/计数器、RAM、FLASH、ROM等器件,具有一套高效率的指令系统和集成开发环境,并且支持标准C语言,能轻松实现C语言与凌阳汇编语言的相互调用,为硬件设计和软件开发提供了便利条件。另外,芯片内置的2路10位精度的DAC,再配合丰富的语音函数库,可方便地完成语音的播放,非常适合于语音应用的开发。
温度检测单元采用D1S8B02型传感器,是美国DALLAS公司推出的一种改进型智能温度传感器,与传统的热敏电阻等测温元件相比,它能直接读出被测温度,并且可结合实际要求通过编程实现9~12位的数字值读数方式。DS18BZo与SPCEo61A单片机的接口电路如图2所示,由于DS18B20 传感器支持“一线总线”接口,因此只需将DS18B20信号线线上可以挂接多个传感器实现多点温度测量。
随着蓝牙芯片单芯片的集成度慢慢的升高和集成了芯片、Balun、晶振等各种蓝牙模块的面世,将蓝牙嵌人到其它数字化设备中也慢慢变得容易实现。本系统无线核心采用CSR(CambridgesiliconRadio)公司的BlueCoreZ一External 蓝牙芯片,外围扩展T晶振、FLASH、Balun、带通滤波器(BPF)、1.SV稳压电路,能够准确的通过不同的应用场合快速开发,模块符合蓝牙Vl.1标准,最大发射功率设计为2.smw(4dB/m),是一个二级蓝牙芯片,工作电压为3士0.3V。BCMoZ通过UART口与单片机相连,为简化设计,将所需的蓝牙协议栈和无线传输应用程序直接固化在蓝牙模块中,利用蓝牙提供一个透明的无线数据传输,而单片机只要设置好波特率等参数即可进行通信,传输控制由单片机完成。
单片机软件部分最重要的包含主程序、中断子程序、测温子程序、转换显示及存储子程序、UART通信子程序、语音播放子程序等,为降低功耗,使用中断来唤醒单片机进行测温等工作,因此主程序部分最简单,主要负责系统各部分初始化和中断的调用,在系统初始化完成后就直接进人睡眠模式,当中断到来时单片机退出睡眠模式,调用中断子程序实现测温、转换显示、温度数据的传输以及语音的播报和报警等功能。
本系统是基于蓝牙的串口应用模型SPP(SerialPortProfile)实现无线数据的透明传输,在核心协议栈之上编写自己的上层应用程序。 CSR的蓝牙核心协议栈包括HCI、LZCAP、SDP、RFCOMM等,以固件的形式提供给研发人员,用户编写的应用程序和协议栈一起运行在CSR嵌人式环境中。在CSR程序中,不同任务之间可以异步地发送消息,每一个任务在创建的时候能让其中一个拥有消息队列,其它的就把发给任务的消息提交给该消息队列,由任务调度程序自动运行获得任务的消息。蓝牙模块上层应用程序流程如图3所示。
(1)由于无线温度传感器负责向控制终端传输数据,因此何时进行数据采集、何时进行数据传输可以由控制终端决定,很适合使用休眠模式和呼吸模式,通过减少蓝牙设备在微微网中的活动达到节电的目的,并且控制终端一般接有持久的电源,所以电源管理的开销由终端来负责较为贴切。把控制终端作为主设备,将电源管理程序设计在终端的应用控制层中,并由控制终端完成设备的查询、配对、建链等工作,当无线传感器与控制终端配对成功并建立RFCOMM连接后进人休眠模式,此时主从设备仍就保持着RFCOMM信道,只是不能发送和接收数据,休眠模式下信标间隔可设为15,电流大概在lmA左右。当有必要进行数据传输时,退出休眠模式进人呼吸模式,通过呼吸时隙发送数据,呼吸间隔可设为20~40ms,间隔过大会带来明显延迟,当数据传输结束后再次进人休眠模式,从而尽可能地降低能耗。
(2)CSR的BlueCore芯片提供T独特的硬件节能方法深度睡眠(Depslep)模式,进人和退出深度睡眠模式至少需要10ms,通过按钮或事件进人深度睡眠模式特别大程度上降低了损耗。当用户确定将有较长时间不使用无线温度传感器时,可经过控制终端发送事件消息进人深度睡眠模式,需要用时再通过消息快速退出。在深度睡眠模式下电流一般可控制在50拼A左右。
图 1 显示了该设计的方框图。温度传感器基于一个热敏电阻器,该热敏电阻器由低噪声 LT6654 电压基准偏置。24 位 ADC LTC2484 读取热敏电阻器的电压,并通过 SPI 接口报告读取的结果。LTP5901 是无线电模块,不仅含有无线电单元,还含有自动构成 IP 网格网络所需的连网固件。此外,LTP5901 还有一个内置的微处理器,该微处理器读取 LTC2484 ADC SPI 端口,并管理面向信号链路组件的电源排序。LTC3330 是一款低功率、开关模式双输出电源,当可得到足够的光照时,LTC3330 靠太阳能电池板供电,当光照不足但需要保持输出电压稳定时,LTC3330 用电池供电。LTC3330 还含有一个 LDO,用来设定温度传感器供电电源的占空比。
图 1:通过将无线电模块连至ADC、基准和热敏电阻器以构成无线温度传感器。该电路由一个可从电池或太阳能电池板获取电能的能量收集器供电。(BATTERY:电池;SOLAR PANEL:太阳能电池板;DUTY CYCLED:所设定的占空比;WIRELESS NETWORK:无线网络;THERMISTOR BRIDGE:热敏电阻器电桥)
这个设计用一个热敏电阻器测量温度。热敏电阻是很适合在温度远远超出人们感兴趣的典型环境和温度范围中读取温度值。热敏电阻器指的是具备很大负温度系数的电阻器。例如,器件型号为 KS502J2 (按照 US Sensor 公司的规定) 的热敏电阻,在 25C 时阻值为 5k,在 -30C 至 +70C 温度范围内,电阻值从 88k 变化到 875。
该热敏电阻器与两个准确的 49.9k 电阻串联,并由精确的电压基准 LT6654 偏置 (图 2)。LTC2484 ADC 以 24 位分辨率测量电阻分压器的分压比。该 ADC 的总体未调整误差为 15ppm,对于本文应用所用的热敏电阻器斜率而言,这对应于少于 0.05C 的温度不确定性。这个热敏电阻器规定的温度准确度为 0.1C,因此无需任何校准,所测量的温度就能达到这样的准确度。
该 ADC 的噪声低于 4Vp-p,这对应不到 0.005C 的气温变化。因此,通过校准,这个系统能用来以极其精细的分辨率测量温度。既然 ADC 测量热敏电阻电压与基准电压值之比,所以严格说来,基准电压无需准确。但是它必须是低噪声的,因为在 ADC 转换时,基准电压变化可能会导致误差。
LTC2484 ADC 采用了 Easy Drive输入结构。这在某种程度上预示着在转换时的净差分采样电流接近为零。因此,流经阻性热敏电阻器网络的输入采样电流不引起任何测量误差,这在某种程度上预示着,无需单独的运算放大器缓冲器。旁路电容器在高频时提供一条低阻抗通路。在很多情况下,不要一直测量温度,而是每秒测量一次甚至每分钟只测量一次。在系统未测量温度时,节省功耗是有意义的。如下所述,这个应用电路正是这么做的。
电阻器网络从 2.5V 基准吸取最大 25A 电流。为了尽最大可能避免测量之间的功率损耗,将基准电源的工作周期调整为仅在测量期间导通。ADC 输入的 RC 时间常数大约为 5ms。通过在做测量之前 80ms接通电源,可确保 ADC 输入完全稳定。实际上,既然两个输入节点以相同的斜率接通,所以远远不用理论的稳定时间那么久,读数就已准确。LT6654 由 LTC3330 的 3V LDO 输出供电。在读取温度读数之前和之后的恰当时间,LTP5901 微处理器驱动 LTC3330 中 LDO 的使能引脚至高电平和低电平。
通过 SPI 端口提供转换结果以后,LTC2484 自动地开始做新的转换,并将转换结果存储到其内部寄存器中,直到用户再次要求读取转换结果。在需要非常频繁地读取温度值的系统中,这种工作方式是非常便利。但是,有些超低功率应用可能在两次读数之间等待很久。为了确认和保证提供给用户的温度数据始终是“新鲜”的读数,这类应用首先切换 CSb 和 SCK 引脚,以将“陈旧的”温度读数从 ADC 寄存器中移出,然后自动地开始做新的温度转换。微处理器一直等待到转换结束为止,然后通过 SPI 端口读取结果。即使新的温度读取过程会再次自动开始,但是系统接下来会关闭热敏电阻器网络 (通过关闭 LDO),因为这些额外的温度读数随后将被忽略。
该温度传感器电路的总功耗可以按如下方法估计。首先,求基准 (350uA)、热敏电阻器网络 (25A) 和 ADC (转换时为 160A) 的电流之和,所得总电流为 535A (参见表 1)。然后,考虑这一电流持续多长时间。ADC 每次转换大约耗时 140ms,在每次转换之前,等待 80ms,以让基准和热敏电阻器稳定。再加上一些 SPI 读数所需时间,这样接通时间大约为 300ms。在 300ms时间内消耗 535A 电流,相应于 160C 的电荷量。我们该在这个电荷量之上,再加上给 4.7F 电源旁路电容器充电至电压基准所需的电荷量,因为每次读数时这个节点都从 0V 充电至 3V。加上这个 14C 的电荷量,每次读取温度数据时所需的总电荷量为 174C。如果每隔 10 秒读取一次温度数据,那么就可计算出,平均电流消耗为 17A。其他平均电源电流的例子在表 2 中给出。
LTC3330 管理这个应用的所有电源。该芯片含有两个开关模式电源和一个线性稳压器,采用小型单片封装。降压-升压型转换器可从电池取得功率,以保持稳定的输出电压 (对这个应用而言设定为 3.6V)。一个单独的降压型转换器可从太阳能电池板取得功率,也将输出电压调节至相同的值。一个内部优先级区分器确保尽可能使用太阳能电源,仅当需要时才会从电池吸取功率 (图 3)。对其他应用,LTC3330 还支持 AC 能量收集电源,例如产生与振动能量成比例的 AC 电压之压电晶体 (参见图 4)。
图 3:LTC3330 从太阳能电池板或电池取得功率,自动地设定这两种电源的优先级,以保持稳定输出电压。一个额外的 LDO 输出由逻辑输入引脚控制,这用来设定温度传感器电源的占空比。LTC3330 产生一个输出标记,以指示正在使用的是太阳能电源还是电池电源。(SOLAR PANEL:太阳能电池板;BATTERY:电池)
图 4:LTC3330 能量收集型 DC/DC 电池使用寿命延长器从压电、太阳能或磁性能源收集能量。
LTC3330 吸取不到 1A 静态电流,很适合这种低功耗无线应用。电源功耗仅占总功耗的一小部分,所以大部分功率可用于“负载” (即温度传感器和无线网络)。
除了这两个开关模式电源,LTC3330 还含有一个具备单独使能引脚的 LDO。这功能对于这类占空比的应用是很有用。电压基准和热敏电阻器网络用该 LDO 供电。这不仅降低了开关噪声,还允许应用切换信号链电源接通和关断,同时保持无线电模块的电源始终接通。即使无线电模块在两次传输之间不消耗太多功率,但是它必须从始至终保持偏置,以保持定时器正确运行,这样整个网络就能保持时间同步了。无线电模块内的微处理器在恰当的时间给 LDO 使能引脚排序,使信号链路为读取温度数据做好准备。
LTC3330 提供一个输出标记 (EH_ON),该标记说明系统是在由电池还是太阳能电池板供电。能够实时访问这一信息对最终用户来说可能很重要。因此,我们让无线电模块中的微处理器读取这一输出标记,并利用互联网与温度数据一起传送这一信息。EH_ON 输出的逻辑电平是对于 LTC3330 的一个内部偏置电压,该偏置电压随工作模式不同而改变,可能高于 4V。我们不是将这个输出引脚直接连接到电压较低的无线电模块逻辑输入,而是对其进行分压,然后将其馈送给一个内置的 10 位 ADC,该 ADC 是微处理器的组成部分。在本文情况下,我们仅将这个 ADC 作为比较器使用,以指示 LTC3330 正在使用哪个电源。
在这个应用中,LTP5901 执行两种功能:无线网络和内务处理微处理器 (图 5)。当给一个网络管理器附近的多个 LTP5901 节点加电后,这些节点相互自动识别,并形成一个无线网格网络。整个网络自动完成时间同步,这在某种程度上预示着每个无线电模块都仅在非常短的特定时间间隔内加电。因此,每个节点都可以既发挥传感器信息源的作用,又作为路由节点,以向管理器转发来自其他节点的数据。这样,即使所有节点 (包括路由节点) 都以非常低的功率工作,依然可以建立一个高度可靠的低功耗网格网络,每个节点到管理器都有多条通路可用。这种无线电技术典型的节点间传送距离为 100 米,在有利的户外条件下,距离还可以更长。
图 5:LTP5901-IPM 仅需要非常少的连接,就能运行整个应用。所有无线网络功能 (包括固件和 RF 电路) 都已经内置在该模块中。3线 SPI 主器件与 LTC2484 的 SPI 端口通信。GPIO 引脚 (DP2) 控制传感器电源排序。内置 ADC 充当便利的电平转换器,从 LTC3330 读取能量收集状态标记 EH_ON。
LTP5901 含有一个 ARM Cortex-M3 微处理器内核,该内核运行网络软件。此外,这个内核还可通过用户更好的提供的固件来设定,以执行特定于用户应用的任务。因此,无需任何第三方微处理器,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完成很多应用。在本文例子中,LTP5901 内部的微处理器通过在合适的时间接通和断开 LTC3330 的 LDO 来管理温度传感器的电源排序,以在两次温度读取之间节省功率。LTP5901 直接与 24 位 ADC 的 SPI 端口通信,该 ADC 读取温度传感器提供的温度值。最后,LTP5901 从 LTC3330 读取电源状态输出标记 (EH_ON),该标记指示用来给电路供电的是太阳能还是电池。
无线电模块的功耗可以用凌力尔特在官网在线提供的工具“SmartMesh功率与性能估计器 (SmartMesh Power and Performance Estimator)”来估计。对于一个有 20 个节点 (其中 10个节点以无线方式直接连接到管理器 (1 跳),另外 10 个节点间接连接到管理器 (两跳) ) 的典型网络而言,两跳节点的平均功耗约为 20A,1 跳节点则为 40A。这些数字是在每个节点每 10 秒报告一次温度数据的情况下得出的。1 跳节点消耗大约两倍功率的原因是,它们不仅发送自己的传感器数据,还充当路由节点,转发一些两跳节点的传感器数据。如果关闭一种称为 “Advertising”(宣告) 功能,那么上述功率能更加进一步减少两倍。一旦“宣告”功能关闭,网络就不再识别想加入网络的新节点。除了这点不同,关闭广告功能对网络运行没有一点影响。
完整应用电路的总体功耗视各种不同因素而不一样,这中间还包括每个传感器测量温度的频度以及所有节点在网络中的配置方式。对于一个每 10 秒报告一次温度数据的传感器节点而言,典型功耗为传感器部分低于 20A,无线A,总的平均负载电流约为 40A。
小型 2 英寸 x 2 英寸太阳能电池板 (例如 Amorton 系列) 甚至在相对中等的室内照明条件下 (200 流明),也可产生 40A 电流,而在强光照条件下,则能够产生大得多的电流。这在某种程度上预示着,在很多条件下,这个应用可以完全依靠太阳能电池板电源运行。如果该电路处于黑暗中,需要完全靠电池电源运行,那么一节 2.4Ah AA 电池 (例如 Tadiran XOL 系列) 可给该应用供电差不多7 年。在较低或可变光照条件下,该电路自动在太阳能电源和电池电源之间来回切换,以便尽可能利用太阳能,以延长电池使用寿命。
-
-
天猫精灵声控蓝景蓝牙mesh智能LED灯登陆淘宝众筹
成都2018年1月17日电 /美通社/ -- 回望2017年,最火的词是什么,当然是“AI”,AI全称人工智能。提到人工智能,也让大家最快想到的就是人工智能音箱。2017年,最火的人工智能音箱当属阿里的天猫精灵X1,2017年阿里创立AI实验室、达摩院,7月推出人工智能音箱天猫精灵X1,双11当天更是超大手笔,以每台天猫精灵99元的价格售出100万台,补贴额度达到4个亿。
阿里仅仅是卖音箱吗?当然并非是,阿里是要打造一个智能硬件生态圈,而AI音箱当之无愧成为了最有价值的连接入口。除了要有强大稳定的系统平台做支撑,丰富多样的硬件物种也是保证生态圈持续发展的重要的条件,二者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在天猫精灵不断训练提升语音交互能力的阶段,周边创新的、具有非常好使用者真实的体验的IOT设备显然能成为加分项,配合天猫精灵一起吸引客户。打造一个智能硬件产品生态圈。
由蓝景光电研发的天猫精灵声控蓝景蓝牙mesh智能LED灯登录天猫众筹,一经面世,受到了近千名消费者的喜爱和支持。产品的核心意义就是简易操作,便捷生活,开口即得。
智能硬件产品生态圈,遇到最关键的问题,并不一定是产品如何的高端,功能如何的丰富,更重要的是使用者真实的体验,简而言之,用户是否能很简单的完成系统操作,达到他想要的功能,某些特定的程度上决定着大家是否乐意参与其中。
天猫精灵声控蓝景蓝牙mesh智能灯力求删除所有复杂元素,一改其他智能设备繁琐的连接设置,只需10秒,远程语音,即可与天猫精灵完成配置,开始语音控制。
作为一款“懂你”的智能生活美学灯,蓝景智能生活灯采用蓝牙智能芯片与智能AI识别,不但可以快速接入量身定做的APP与智能AI产品“天猫精灵”通过语音指令与光对话。
控制指令更多,颜色、亮度都是一句话的事。采用蓝牙mesh组网技术,更可多个灯搭配,分别命名,方便操控,单个控制、多个控制,甚至所有的灯,轻松搞定。
所有功能都可以语音控制,蓝景智能语音操控LED灯让我们消费者享受到真正不动手的照明生活。
量身定制的手机APP可以升级更多玩法,蓝景智能语音操控LED灯还具备了智能音乐模式,灯光可以跳舞,音乐的节奏便是灯光的节奏,它会和使用者一起共舞,并度过个快乐的时光。更可设定场景模式,软件APP一键开启回家模式,出门模式、用餐模式。
还可以搭配贴身携带的小遥控器,短按开灯,切换色温,顺序为正白、混色、暖色、夜灯,长按可关灯,方便老人、小孩操控,给您带来更方便的控制体验。
智能只为简单,蓝景智能语音操控LED灯,给你带来简单的智能操作体验,更是将智能和照明完美融合融合。这次众筹,蓝景LED灯分别有球泡灯、台灯、灯带三类产品,每一个产品能单独使用,也可一起组网使用。台灯产品以其简约、百搭的北欧风风格备受消费者喜爱。即使不开灯也会为家里增添一份精致和细腻。
这款蓝景智能生活灯,是蓝景技术专家精心打造而成,四川蓝景光电技术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于2004年,由蓝景国际(香港)实业发展有限公司全资控股,为目前国内广告标识光源和线性商业照明光源最大的制造商之一,在客户与同行业中均享有极高的美誉度。
相信,继这次众筹之后,蓝景光电将打开家居照明市场,为千家万户带来即智能又简单实用的产品。
-
-
LED字幕APPLED字幕 V20241220 安卓版下载
是一款手机应用程序,专门为LED字幕屏幕设计。这款软件小巧便捷,支持用户自定义灯板颜色等设置,满足个性化需求。用户都能够免费使用该APP,享受出色的效果。APP提供多种功能,包括滚动字幕、调整字体速度以及跑马灯效果,让使用者真实的体验炫酷的LED字幕滚动效果。
LED字幕APP的创新之处在于其简洁易用的界面设计和丰富多样的功能设置。无论是想要展示广告信息还是个性化的字幕内容,该APP都能完美胜任。用户都能够根据需要随时调整字幕滚动速度和颜色,让LED字幕屏幕变得更生动。LED字幕APP结合了创新设计和实用功能,为用户带来全新的LED字幕体验。
1、LED字幕字体大小设置,使用字体大小设置功能可以左右拖动自由调节字体大小;
3、设置荧光字体效果,打开荧光字体效果设置栏并查看其中的设置模板后点击设置;
1、LED字幕多种不同的屏幕背景,里面为用户提供了黄屏、白屏、蓝屏以及黑屏等多种选择;
2、有许多固定的搭配模式,其中涵盖黑字白屏、绿字白屏以及白字黑屏等模式;
3、LED字幕拥有多种不同的字体效果,同时为用户提供了彩虹字体效果、荧光字体效果和LED模式效果;
4、保留之前的屏幕设置历史,设置了历史字幕栏并展示了之前的字母内容记录;
5、设置了趣味的历史字幕删除图标,旁边设置了删除功能,还设计非常形象的删除动画图;
6、便捷的LED屏幕设置操作,该操作里面同步展示了文字效果,还设置系统亮度以及字体设置快捷工具;
5、选择开启彩虹字效果,查看下面推荐的颜色并立即点击选择一种标准颜色搭配
我对LED字幕APP进行了全面评估。这款APP提供了多种功能,结合了创新设计和实用功能,为用户带来了出色的体验。无论是想要个性化设置还是根据自定义需求调整字幕内容,LED字幕APP都能完美胜任。界面设计简洁,满足个性化需求,带来了炫酷的效果。我特别喜欢APP提供的广告颜色设置功能,让用户能够享受全新的体验。此外,LED字幕APP还包括滚动字幕和跑马灯等功能,满足了用户对不同分辨率和显示需求的调整。这款软件小巧便捷,易用且功能丰富。
使用LED字幕APP让我觉得轻松自如,随时随地都能展示出丰富多彩的字幕内容。无论是在手机还是屏幕上,都能享受到优质的滚动效果。这款APP完全免费,用户可以尽情体验其功能而无需支付任何费用。LED字幕APP通过其个性化设置、创新设计和实用功能,为用户带来了全新的体验,让信息展示变得更生动且吸引人。我强烈推荐LED字幕APP给所有寻求个性化字幕展示和炫酷效果的用户。
Google Play Store(谷歌安卓市场) V44.0.28-23 [0] [PR] 705297086 安卓版
MIFARE Classic Tool(NFC门禁卡修改软件) V4.2.3 安卓中文版
-
-
LED显示屏异步控制器实现方案
以往的LED 异步控制器只能把一个屏幕作为一个完整的区域来进行显示, 或者简单的加上时间区域或游走字幕区域,这样对于用户来讲往往缺乏足够的灵活性, 尤其在屏幕较大的时候。针对以上情况, 本文提出了一款基于32 位高性能ARM处理器和uc/OS- II 的设计的具体方案。它充分的利用了uc/OS-II 高效的多任务管理功能和ARM处理器强大的运算能力, 实现了单屏幕多窗口的任意位置显示, 使得显示内容变得更丰富, 显示方式变得更加灵活。
典型的LED 异步控制系统主要由PC 应用软件、通信模块、数据处理模块、扫描控制模块、驱动模块和LED 屏几部分组成,如图1 所示。
首先, PC 应用软件将文本或图片转化为具有特定格式的点阵信息。然后, 通过通信模块将此点阵信息发送给数据处理模块。数据处理模块对这些点阵信息进行各种特技处理, 最后通过扫描控制模块和驱动模块将画面在LED 屏上进行正确显示。
本文所指的LED 异步控制器包括通信模块、数据处理模块和扫描控制模块三部分。
本控制器的硬件结构如图2 所示。数据处理模块由MCU,一片SRAM和一片FLASH 存储器组成。MCU 选用PHILIPS 的基于32 位ARM内核的LPC2214 处理器, 它有着丰富的外围接口资源和强大的运算能力, 是整个控制器的核心。SRAM作为MCU 进行特技处理时的缓存使用。FLASH 存储器用于存储点阵信息和一些必要的参数。
扫描控制模块由CPLD 和显存组成。显存为一片SRAM, 它用于保存当前显示的一帧点阵信息。CPLD 通过地址总线位数据总线与MCU 相连, 它把从MCU 接收到的16 位数据按指定地址写入显存, 然后再按一定的寻址方式从显存中读出点阵信息进行扫描。MCU 只能通过CPLD 对显存进行以字(2byte)为单位的写操作。通信模块包括以太网模块和串口通信模块, 用于实现PC 与控制器之间的RS232、RS485 以及工业以太网通信。
为了实现单屏幕、多窗口任意位置的显示, 软件部分我们基于uc/OS- II 进行设计, 这样可以充分利用操作系统高效的任务调度算法, 将每个窗口的显示都交由单个任务来完成, 从而极大地提高系统的运行速度和可靠性, 并且使得程序的开发和扩展变得更加方便。
对于双色屏, 一个像素点需要红、绿两位数据来描述。为了便于处理, 我们将横向连续的8 个像素点组成一个字(2byte)来进行存储, 其中一个字节为红数据, 一个字节为绿数据。数据存储顺序为从左到右, 从上到下。如图3 所示, 假如屏幕宽度为160 个像素点, 显存起始地址为0x83000000, 则屏幕第一行的前8 个像素点映射到显存中地址为0x83000000 和0x83000001 的两个字节, 第二行的前8 个像素点映射到显存中地址为0x83000028 和0x83000029 的两个字节, 依此类推。
所以对于单个窗口而言, 它在显存中的映射可能并非是字(2byte)对齐的。以图4 为例, 在一个大小为160(宽)×96(高)的屏幕上开设一个左上角坐标为(20,16), 大小为86×47 的窗口, 则此窗口第一行的前4 个像素点在显存中的映射为地址是0x83000282 和0x83000283 的两个字节的低4 位, 所以这个窗口在显存中的映射并不是字对齐的。由于MCU 只能以字(2byte)为单位对显存进行操作, 所以PC 软件在对该窗口进行点阵信息转换时, 如果直接对区域1 (窗口的实际大小)进行转换存储,则在对该窗口进行特技处理时会存在大量的位运算, 这样会大大降低运算效率, 从而影响特技效果的显示, 这样就很难满足用户对特技显示效果的要求。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 可以将区域1 横向扩展成起点坐标为(16,16), 大小为96×47 的区域2。易知, 区域2 在显存中的映射是字对齐的。为了避免运算时的位操作, PC 软件在对区域1 进行点阵信息转换时, 可按区域2 来进行, 只是需将区域1 的扩展部分的数据全填为1。这样处理会牺牲掉一小部分FLASH 存储器空间, 但却可避免特技处理时大量的位运算, 从而大大提高运算效率, 因此这样做是值得的。
由于MCU 只能对显存进行写操作, 而在进行特技运算时,往往需要前一帧信息才能得到下一帧的信息。所以, 首先, 需要在缓存中划分出一块和显存大小相等, 地址一一对应的区域screen 用于保存整屏幕的前一帧信息。
又由于MCU 对显存只能进行字操作, 并且多个窗口之间可能会出现区域重叠, 所以如果各窗口的特技运算都直接在screen 区域上进行, 则窗口重叠部分信息可能会发生混乱。因此如图5 所示, 也需要在缓存中为每个窗口划分出一块存储器空间(area 1, area 2, ..., area n), 用于保存本窗口显示的前一帧信息。这样在特技运算时, 首先要在area 区域中对各窗口数据进行运算得到各窗口的下一帧信息, 然后将area 区域中数据写入该窗口在screen 区域中的相应地址以保存整屏幕最新一帧信息, 最后把screen 中相应数据写入显存从而完成显示。
基于上述方案, MCU 程序的设计变得非常简洁。程序结构如图6 所示, 控制器上电后, 首先进行系统初始化, 然后从FLASH 中读取屏参数, 进行参数初始化。接着建立任务TaskCONtrol, TaskControl 拥有比各窗口显示任务都要高的优先级, 它主要用于对各窗口显示任务进行实时管理。每隔一段时间TaskControl 就要对reset 标志进行一次查询, 如果reset=1, 它会删除原先建立的各窗口显示任务, 然后从FLASH 中读取新的窗口个数, 依此建立新任务, 将每个窗口的显示交由单个窗口显示任务来控制。
窗口显示任务用于实现各窗口内容的显示。它根据各窗口显示方式的不同在其相应area 区域中进行下一帧数据的运算,然后调用areaToScreen()和screenToCpld()进行显示。在完成一帧数据的显示后, 调用一次OSTimeDlyHMSM()使当前任务进入等待状态同时进行一次任务调度, 将系统控制权交给处于就绪状态的窗口显示任务中优先级最高的那个, 由此完成窗口显示任务之间的切换。我们也可以通过调整OSTimeDlyHMSM()的参数来改变各窗口相临两帧显示信息之间的时间间隔, 从而可调整各窗口特技显示的效果, 比如移动显示的移动速度。下面是其中一个窗口显示任务的程序演示:
实现了单屏幕多窗口的任意位置显示。使得屏幕显示变得更为丰富灵活, 也使得很多以往只能使用同步控制器或者多个异步控制器的场合可用单块异步控制器来替代, 从而降低了系统的成本。
-
-
2012年北京科技大奖三等奖获奖项目介绍
该成果属于安全信息工程领域。涉及用电信息管理、信息安全技术、密码学等多个专业。以密码技术为基础,通过对密钥的产生、传递、存储、备份、管理和应用等关键技术的研究,保证整个交易系统的安全。主要技术创新点包括:建成北京市用电信息密码系统,建成“专钥专用”的三级密钥管理体系,研制了具有密钥管理功能的系统专用密码机、自助缴费终端、全自动检测台等密码设备。为数字北京电力快速缴费平台打造了一个安全、可信、方便、适用的环境,加速了缴费渠道的铺设,在城区实现了10分钟交费圈。该成果获得发明专利6项、软件著作权8项,颁布企业标准2项,为项目单位创造直接经济效益9000多万元,仅2010年为北京市电力公司新增产值864万元。
该成果属于自动化领域。对矿浆品位在线分析技术进行了深入研究,主要技术创新点包括:发明了波长色散与能量色散相结合的X射线荧光分析方法,解决了矿浆特征X射线的探测、计量问题;发明了矿浆特征X射线激发技术,解决了对矿浆的高效X射线激发问题;发明了多模型自动选择技术,解决了单模型不能适用于矿石性质波动的问题。成功研制出BOXA型载流X荧光品位分析仪。该成果填补了国内空白,打破了国外在关键技术上的封锁,为提高我国矿产资源综合利用水平和行业的综合竞争力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该成果每年可为国家节省数百万美元的外汇支出,还能为企业创造千万元的效益。
该成果属于计算机存储技术领域。成果开发的海量安全存储网络系统采用独特的系统架构从软件、硬件方面设计解决了目前大规模海量数据安全网络存储在服务器、存储传输网络、存储交换机、存储设备、以及远程容灾传输网络等所有的环节中存在安全风险隐患的问题。主要技术创新点包括:采用海量安全存储系统架构、采用独特的机箱结构设计、特有的海量存储系统平台等。2009-2011年,成果形成总销售金额11379.02万元人民币,新增利润总计5626.21万元人民币,税收总计843.93万元人民币,带动了国家网络存储新兴起的产业发展,实现进口替代,为国家数据管理提供了技术支撑。
该成果属于计算机图形学领域。成果对CAD识别的三维模型重建技术在安装算量软件中应用的关键技术进行了研发。主要技术创新点包括:基于CAD识别技术的三维模型重建技术,解决了识别CAD图纸图元数量大,存储难,操作不流畅的问题,使安装算量软件不再依赖于CAD平台;开发了广联达图形业务平台,解决了安装工程量所需要计算业务对象种类及数量繁多,计算效率低的问题;开发了桥架计算技术依据业务特性采用有明确的目的性的优化搜索算法,解决了布局错综复杂的管道识别问题。该成果已大范围的应用于国内国际建筑咨询公司、建筑企业。2009至2011年,该成果累计实现出售的收益12632.92万元,累计新增利润3789.87万元,累计缴税2741.34万元。
该成果属于全球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集成电路技术的交叉领域。研制具有高集成度、低功耗北斗多模卫星导航基带芯片PROGEE-II,并基于该基带处理器设计开发出全球体积最小、北斗多系统、高灵敏度、低功耗、易集成的接收模块CC50-BG,实现机动载体的实时高精度三维定位、三维测速、精确授时。主要技术创新点包括:基带芯片采用国产多线程CPU处理器,解决了芯片安全风险隐患;采用集成Flash、SDRAM于芯片内的方案,提高了芯片集成度,可有效减低功耗。该成果可应用于车载监控、车载导航、航运、智能交通、手持及物品跟踪等专用领域;能够带动北斗产业集成电路设计向更高水平发展,促进车载监控、导航等专用领域产业化的形成,具备极其重大的经济意义。
该成果属于电子信息领域。船舶操舵控制管理系统是船舶的核心设备之一,自动操舵技术能自动控制船舶按照预设的航向或航迹航行,非常大程度上减轻了船员的劳动强度,同时提高了航向保持的精度,从而缩短航行时间和节省能源。主要创新点包括:采用了模块化设计技术;采用CAN总线分布式控制技术;采用了ARM+DSP双核并行控制技术;采用了嵌入式操作系统;采用了高性能的自适应控制算法;实现了双盘操舵分罗经显示技术等。该成果已应用在扬子江船厂、中远集团、长航凤凰集团、浙江海运集团、俄罗斯OMP集团等船队,填补了国内同种类型的产品的空白,为我国船运工业发展带来可观的外汇收入。
该成果属于计算机软件工程领域。技术创新点包括:发明了一个面向数据处理的软件生产线系统,该系统能够以可视化方式交互式地生成数据处理软件、适应不一样领域的数据处理软件生产,尤其是平面媒体数据处理软件的生产;创建了包含 363 个具有可信证据的构件,不相同的领域的三大类软件体系结构模型的软件核心资产库系统,该系统以软件构件化思想为核心,遵循全新的可扩展的软件体系结构模型复用方法,在代码和软件体系结构两个层面上实现了软件资产复用;提出了基于核心资产复用的数据处理软件自动生成方法等。该成果获软件著作权 15项、发明专利1项,发表学术论文 22 篇,已经应用到北京辉煌点通数据有限公司等 100多个项目中,为企业新增销售收入9000多万元。
该成果属于计算机网络技术领域。提出并实现了一种开放式的可扩展、可重构路由交换软件平台,设计了相应的开发标准和测试规范,研制了集编译调试和测试验证于一体的集成开发工具。技术创新点包括:在国际上首次提出具有可重构和可扩展特性的开放式路由交换软件体系结构;在路由交换领域率先设计了一种路由交换软件可重构运行平台;提出并实现了一种有创新意义的可扩展路由交换软件支撑系统等。该成果可以促进新型网络应用的灵活部署,其开放性将吸引更多的第三方厂商开发新型网络协议软件,进而全方位推动互联网产业的良性发展。该成果获发明专利15项,软件著作权5项,已经在比威网络技术有限公司多款路由器上产品化,在市场上取得了良好业绩。
该成果属于信息安全、计算机科学技术的交叉领域。成果提出将随机分数傅里叶变换运用到非级联相位恢复相息图算法中,得到数据量较低和安全性较高的非级联迭代加密相息图,选取合适的载体图像的离散小波域的系数,把制得的相息图信息嵌入到相应的系数中得到嵌入水印后的图像。本方案与普通全息水印方案相比,大大降低了嵌入的水印数据量,提高了数字水印的安全性;能够有效地抵抗噪声、压缩、裁剪、滤波等攻击,具有较好的鲁棒性和安全性。本方案具有良好抗攻击性能和安全性能,设计思路新颖,算法简单易于实现,能够广泛适用于数字图像版权保护领域的推广应用,具有很好的产业化前景。
该成果属于计算机应用技术领域。主要技术创新点包括:首次提出针对中国传统绘画中典型的“散点透视”技法的几何解析理论与方法(利用二维画面中物体的布局与遮挡关系计算二维非焦点透视图画中物体的三维感知空间布局);在博物馆展示应用方面,提出面向中国传统绘画的沉浸式多媒体展示系统(提出了音、画的虚拟时间、空间的数据组织方法,实现包含十亿像素级别图像和数百兆音频的数据在普通个人计算机上的实时调度与绘制等)。该成果在故宫博物院举行新闻发布会并正式投入使用,以创新数字技术,为每年数以万计的中外观众提供服务,满足人们欣赏国之瑰宝《清明上河图》的需求。
该成果属于计算机信息技术领域。采用正则化方法对求解不适定问题的理论与方法进行研究,提出新的基于统计理论的正则化方法以及自适应正则化参数估计方法。主要技术创新点包括:提出了基于MDL原理的前馈神经网络中正则化参数的估计方法,提出了基于MDL原理的正则化高斯分类器建模方法,提出了基于投影误差变化的自适应正则化方法,提出了基于混合RBF神经网络概率建模的星系识别方法,证明了模糊逻辑系统和前馈神经网络在本质上是等价的。该成果共发表论文57篇,其中SCI检索27篇,EI、ISTP检索32篇;被同行引用总计355次,10篇代表性论文发表的期刊2010年平均影响因子达到2.467;获发明专利1项,软件著作权3项。
该成果属于计算机信息技术领域。为提高航天器测试效率与测试能力提供了创新性解决方案,主要技术创新点包括:作为测试语言的理论基础,提出了航天器自动化测试模型,首次以形式化方法证明了复杂航天器系统自动化测试的理论可行性;基于上述模型,提出了通用航天器测试语言,突破了海量数据处理实时性、测试程序缺陷定位、并行测试策略、测试覆盖性分析等关键技术,实现了语言系统,可应用于卫星、飞船等自动化测试过程;利用该语言系统,集成了各种航天器测试资源等。该成果作为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日常测试业务支撑系统,应用于3种类型12颗卫星的测试业务中,得到了非常好的工程验证和应用实施,形成了测试数据库标准,获发明专利9项。
该成果属于计算机信息技术领域。基于协同的第三方软件质量保障平台,以测试管理符合国际标准为目标,利用协同化技术,打破资源(人、机、环境、信息、流程)之间的各种壁垒,依托领域测试知识库,开展标准制定和工具研发,探索公益平台服务方法和运营模式的创新理念在软件开发中。主要技术创新点包括:基于协同的软件质量保障流程创新,建立国内首个符合ISO/IEC 17025标准的第三方软件测试全过程业务协同平台;资源共享技术创新,建立可复用的领域测试知识库;第三方软件质量保障服务方法创新,提出适用的动态分配许可和集中用户授权管理方式等。该成果已取得7项著作权,编制2个国家标准、15个行业测试规范,建立668套行业测试用例等,近3年利用平台开展的测试业务取得的直接经济效益超过5000万元。
该成果属于现代服务业与食品检验学的交叉领域。针对膏霜类、水剂类、香波类、散粉类、唇膏类等不同类型化妆品中对人体健康构成重大潜在危害的化学物质,建立了覆盖四环素类抗生素、磺胺类抗生素、致敏香料香精、禁用药物、酞酸酯、二噁烷、防腐剂、香豆素类化合物、乙醇胺类化合物、色素类化合物等在内的化妆品中200余种禁限用物质的34项分析检测技术方法。建立了操作简便、快速、高效、灵敏度高的检测方法及现代分析技术。该成果先后发布38项标准,其中国家标准15项、出入境检验检疫行业标准19项、轻工行业标准4项,出版专著4部,发表学术论文40篇。
该成果属于光电子学与激光技术领域。成果研制出100W/bar-300W/bar的准连续叠层器件,激射波长包括808nm、915nm、940nm,峰值电光转换效率55%-60%,实现了千瓦-万瓦级功率输出。该成果技术创新点包括:攻克了产品的结构优化设计、攻克了列阵条制备关键工艺、列阵散热封装、测试及可靠性等关键技术。成果具有独立自主知识产权,共性技术可以应用于同类产品的研制和开发,产品图样和有关技术文件完整齐套,符合标准化要求,可以指导小批量生产,为提升我国高能量激光系统的国产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该成果研制的产品具有较大的社会需求和经济效益,器件产品已经在工业加工、激光医疗和国防建设上获得应用。
该成果属于数字媒体领域。成果是全新一代虚拟演播产品,结合三维虚拟演播室技术、三维图文技术、数据库技术,在原有虚拟演播室基础上开发的全新一代高性能、高稳定性的三维虚拟演播室系统。成果技术创新点包括:开发了自主创新的三维渲染引擎技术,开发了智能识别快速定位跟踪技术、实现了三维场景、字幕与视频无缝结合,开发了有机的“制”、“播”分离和集合技术,开发了高精度抠像色键合成系统:该成果广泛应用于新闻播报、专题制作、节目包装、气象预报、体育直播等节目。成果在过去3年内销售规模已经达到1亿元,新增利润3000多万元,国内市场占有率超过70%。
该成果属于仪器仪表类领域。该成果研究一种双核数据采集分析系统,该系统具有超宽量程和高精度两大特点。成果主要技术创新点包括:构建了基于变幅基原理的超宽量程双核采集设计新思路,开发了基于最小失真的波形整合和无缝连接技术,开发了基于YLS算法和硬件校准的高精度频率幅值测试分析技术,开发了低频和超低频信号边采样边分析的实时快速分析技术。该成果可以从根本上解决数据采集分析中量程、精度、混叠、速度方面的一系列问题,成果已广泛应用于高铁测试、地铁测试、地震监测等领域。该成果发表论文10余篇,取得实用新型专利1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1项。该成果经过3年多的应用考验,直接经济效益1600多万元人民币。
该成果属于电子技术、飞行器控制、导航技术的交叉领域。该成果以串连的方式接入到正常通讯的传输线路中,采用非侵入式故障注入方案,独立运行于目标系统之外,与被测系统的软件及硬件的构成方案无关,不需要被测系统配合提供任何形式的测试接口或者故障注入接口。成果主要技术创新点包括:同时实现物理层、电气层和协议层的故障注入操作;实现物理层和电气层任意波形噪声的产生和叠加;采用非侵入式故障注入方案,使用时不需要对原有系统进行更改。航空数据总线故障注入系统主要用于航天、航空、国防、舰船、车辆电子等领域,是一套对通讯链路进行系统级故障注入的设备。该系统的研制成功,填补了国内市场的空白,为国内故障注入设备的研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该成果属于电子通讯科学技术领域。成果采用一种创新的电源前馈技术,无需电感和电解电容,设计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LED驱动芯片。成果主要技术创新点包括:电源转换效率高达90%,采用自主专利技术,轻载或重载情况下都能保持高效率,光效达到120lm/w实用化;设计新型的电源拓扑结构,采用隔离式单级结构,只需要一级变换,就可以将市电转变为LED驱动电源,克服了其它多级结构效率低、成本高的缺点;电源转换效率高,极大缓解了LED的散热问题,提高LED使用寿命;采用新型调光技术,克服不同亮度下的效率差别很大的问题,保证不同亮度下的高效率。该成果的推广有利于LED照明技术的应用普及,对开拓新的经济增长点起到良性推动作用。
该成果属于无线通信技术领域。成果主要技术创新点包括:交互式QoS队列优化技术、无线干扰检测算法、基于CAPWAP网络控制与传输技术、WLAN多用户智能带宽分配算法、数据隧道内TCP优化技术等。该成果在业界同类产品中处于技术领先地位,成果采用MIPS平台,CPU处理能力更强,性能突出;在WAPI加密上,采用硬件加密,使产品在WAPI模式下也能达到高速率通讯,在同类产品中遥遥领先。该成果前期已经完成无线控制设备AC的研发生产,并批量应用于运营商网络。已取得软件著作权20项,外观及实用新型专利5项,并通过国家商用密码办公室、中国信息安全认证中心、无线电委员会、公安部等多部委的检测。
该成果属于光谱仪器产品技术领域。成果的主要技术创新点包括:采用自有的棱镜消杂散光专利技术,通过光路中增加棱镜对经过单色器的光进一步纯化达到降低杂散光的目的;采用凸轮换灯寻峰机构寻找光源能量最稳定的位置进而减低整机漂移和噪声;设计研制高性能弱信号放大及高精度数据采集系统和由ARM与CPLD组成的高性能高集成度的控制系统等。该成果可提高国产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测量范围及杂散光,扩大应用范围。成果具有完全知识产权,项目的实施填补了我国高档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产品的空白,形成高端仪器的民族品牌和产业能力,使高端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成为企业新的经济增长点,获得较好的经济社会效益。
该成果属于电子信息技术领域。成果主要功能为具有专门针对线性电源管理类芯片测试要求的模块;具有专门针对DC/DC(开关型)电源管理类芯片测试要求的模块;在进行晶圆测试时,该系统可提供32路烧铝电源等。主要技术指标为:输出电压0~±50V恒压,分辨率:加压157uV,测流61pA;4路程控负载分辨率为157nA,精度可达0.1%;电压基准源0~±200V,分辨率为157uA,精度0.1%读数值±0.5mV等。成果技术创新点包括:测试系统资源多工位测试同步定时技术;并行测试时的高速数据采集和处理技术;可编程无源负载技术等。该成果自进入市场以来,由于其符合国内电源管理芯片的性能和价格等多方面要求,市场化非常成功,截至2011年底,销售收入达4500万元以上。
该成果属于电子信息领域。成果建立了新的紫外辐射照度量值溯源和工作基准装置。主要技术创新点包括:建立了新的紫外辐射照度量值溯源和工作基准装置,开展了光源的光谱辐射照度等五种量值复现方法研究,将基准的测量不确定度减小为原来的1/3,新增12个测量波段,测量范围上限扩展35倍;新建四套人工气候老化领域光辐射度计量标准装置,解决了97%的量值溯源需求;进行光谱不匹配的理论与实验研究,提出光谱修正方法,建立多元化紫外辐射度计量标准和量传体系,大幅度减小了单一量传体系长期存在的光谱不匹配误差等。该成果已得到广泛应用,2009年新基准装置取得计量标准考核证书,2009年通过国际同行专家的评审,新增4项国际互认的CMCs和8项17025实验室认可的测量能力。
该成果属于测试计量仪器领域。成果针对各领域研究对该量值的测量及计量需求,建立了BRDF国家标准测量装置,实现了量值的自主溯源,在针对不相同的领域进行数据建模的基础上开发了多领域的数据应用接口,并在此基础上研发了两种型号的BRDF测量仪器。成果创新点包括:提出了基于等面积绝对定标和辐亮度单次测量的双向反射分布函数(BRDF)绝对量值测量方法;研发出军用物体表面光散射分布测量仪器(Ⅱ型仪器);对部分器官进行BRDF建模,与医学影像结合进行数据的修正与标定。该成果已应用于交会对接航天器、月球车组件及涂层的测量及研究以及物体3D模型的建立等方面。该成果形成的两项发明专利正在公示,直接成果共发表文章10多篇,其中SCI 检索2篇(单篇影响因子达4.343),EI 检索10 篇。
该成果属于难熔金属材料领域。成果采用粉末冶金工艺生产钨基高比重合金,主要成分为W、Ni、Fe或Cu和少量Mn等微量添加元素。主要技术创新点包括:钨基高比重合金轧制变形机理的研究;钨基高比重合金轧制变形工艺研究;烧结坯料的组织及性能对材料轧制变形加工性能的影响。 该成果填补了国内批产钨基高比重合金薄片的空白。与国内同行业水平相比,大大提高了产品的成品率,降低了综合工艺成本,该类产品的开发及应用解决了钨基高比重合金叶片的国产化问题。目前该成果已经成功应用于直线加速器、伽马刀、CT、PET、PET-CT等高端医学治疗及影像诊断设备的叶片屏蔽件和准直件,并于2011年实现产品出售的收益1.5亿元。
该成果属于有色金属真空冶金领域。致力于太阳能级多晶硅制备工艺及设备的研究,打通了冶金法制备太阳能级多晶硅的全流程,实现了其工业化大生产。其技术创新点包括:发现了真空电子束熔炼能有效去除硅中磷杂质,发明了真空电子束熔炼提纯去除硅中磷等杂质的高效节能环保的工艺,使多晶硅中磷杂质含量在原有10ppm的基础上降低到小于0.1ppm;自主研制了500KW高效大功率电子枪,电子束有效率达98%以上;自主研制了高温、高真空多枪大功率电子束炉成套设备等。该成果获实用新型专利9项。成果的工艺技术填补了国内技术空白,建成了多条产能2000吨/年的生产线、新型干法水泥窑高温带耐火砖无铬化配套技术的研究与产业化
该成果属于新材料技术领域。成果确定了一套全新的新型干法水泥窑高温带耐火砖无铬化配套技术——方镁石复合尖晶石砖+塑性相复合低导硅莫砖配套技术。成果主要技术创新点包括:设计出一套全新新型干法水泥窑高温带耐火砖无铬化配套方案;制取出性能优异、适合于水泥窑高温带使用的方镁石复合尖晶石砖;制取出满足水泥窑二档轮带区使用要求的塑性相复合低导硅莫砖;制定出适宜的水泥窑用耐火砖挂窑皮性能试验方法; 制定出适宜的水泥窑用耐火砖耐磨性试验方法。该成果能彻底消除六价铬的环境污染问题,可减少对铬铁矿等进口矿产的依赖程度。成果已发表文章1篇,获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专利2项,实现出售的收益9000余万元。
该成果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领域。项目对GaN、ZnO和Ga2O3一维材料的生长及物性进行了系统研究,其主要技术创新点包括:发现报道了GaN纳米带,这是世界上首次关于无机物纳米带—即现在纳米研究热点之“纳米带”的报道;首次在国际上提出报道了用升华法制备纳米线/棒的方法;首次在国际上报道了用无催化剂简单反应法直接制备纯净ZnO纳米线/棒;率先实现了GaN 纳米线纳米线—GaN纳米线间的可控相互转化等。该成果研究成果具有独创性,有关半导体纳米带制备的成果属于国际开创性研究,对推动国际GaN、ZnO和Ga2O3一维材料生长制备研究的发展起到了及其重要的作用。该成果在具有影响的杂志发表国际学术刊物发表SCI 论文29 篇,他引五百余次。
该成果属于材料科学与环境保护领域。通过对中空纤维膜支撑基衬优选、新型铸膜液配方优化、喷涂成膜和成孔技术、膜丝后处理和保护等技术环节研究,研发出了纤维增强NIPS法制膜新工艺。成果主要技术创新点包括:研发出纤维增强NIPS法制膜新工艺和新配方技术;发明了一种高低交互式节能降耗膜生物反应器装置;研发出了废带衬型聚偏氟乙烯中空纤维膜材料再生工艺和方法;建立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增强型PVDF中空纤维膜规模化生产线。该成果解决了现有PVDF中空纤维膜材料制膜成本高、强度低、膜丝表面膜层与内衬层之间结合力差的难题,对推动膜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应用起到了巨大推动作用,经济效益良好。
该成果属于现代农业领域。该成果以草原植被状况以及水热条件遥感监测的关键技术为主线,开展多学科综合研究,技术创新点最重要的包含:融合卫星遥感数据与大量草原地面调查资料,构建了分区域分草地类型草原产草量宏观高精度遥感监测模型,攻克了草原植被参量模型参数和分级标准的确立以及草原数据库、空间分析和应用模型等耦合、集成的关键性难题等;在计算以县级为单元的草畜平衡监测中所涉及的草原产草量、补饲等指标的基础上,建立了数据采集、标准制订、模型构建、结果运算的规范化体系等。该成果获计算机软件著作权10项,发表论著190余篇,SCI收录28篇,引用158次;EI收录54篇。2005-2011年,每年对中国草原植被、草畜平衡累计年监测面积达到1293万平方公里,社会效益显著。
-
-
119消防宣扬月系列报道(六)丨自贡消防“亮屏举动”让安全看得见!
为进一步做好“119”消防宣扬月系列活动,连日来,自贡市消防救援支队紧紧环绕“全民消防、生命至上”的宣扬主题,在全市范围内广泛展开“亮屏举动”,在辖区范围内营建稠密的消防安全宣扬气氛。
自贡消防充沛结合当时消防安全局势,使用野外LED显示屏传达速度快、受众面广、播映频次高级优势,活跃与辖区各类场所负责人和谐,在辖区各大商场、酒店、医院等场所不间断播映消防公益宣扬片、消防安全宣扬标语、警示教育视频等,成功打造多个“活动讲堂”,让大众在耳濡目染中就能学到消防常识,有用进步社会晤火灾防控才能和全民消防安全意识。
自流井区消防救援大队提早策划、精心布置,广泛深入展开“全城亮屏”举动,助推“119”消防宣扬作业走深走实。经过展开亮屏举动,既强化了社会单位的消防主体责任意识,又扩展了消防宣扬的社会覆盖面,使大众在耳濡目染中增强了消防安全意识及自防自救才能,达到了进步社会防控火灾才能的意图。
“119”消防宣扬月期间,贡井区消防救援大队将环绕“全民消防、生命至上”主题,结合秋冬火灾防控实践,厚实展开“119”消防宣扬月系列活动,推动消防宣扬“五进”作业,实在进步广大大众的消防安全意识,增强全社会抗御火灾的才能,保证火灾局势继续安稳。
11月以来,大安区消防救援大队环绕此次宣扬月主题“全民消防·生命至上”,发起辖区15个镇街和各社会单位活跃展开LED亮屏举动、粘贴消防宣扬海报、展现消防宣扬标语横幅,营建消防宣扬气氛。
沿滩区消防救援大队使用“LED显示屏”宣扬作用好、时刻不受限、受众面广等特色,活跃与酒店、医院、校园等单位和谐,翻滚播映消防宣扬提示。内容有日常防火留意常识、常用救活和逃生办法等,醒意图宣扬提示内容招引了无数过往行人的观看,俨然成了广大大众学习消防常识的“活动讲堂”,营建了辖区消防安全齐抓共管的气氛。
连日来,荣县消防救援大队依托辖区社会单位和镇街野外LED显示屏,播映119消防宣扬月消防公益说视频,扩展消防宣扬月的覆盖面。
富顺县消防救援大队提早策划、精心布置,广泛深入展开“全城亮屏”举动,助推“119”消防宣扬作业走深走实。此次亮屏举动充沛的使用了辖区商场、超市、酒店、电影院等场所的野外LED显示屏,高频次翻滚播映各类消防安全提示语、公益宣扬片,真实把消防宣扬触角延伸到各个旮旯,形成了“处处有标语,屏屏有画面”的消防宣扬稠密气氛。
高新区消防救援大队催促辖区社会单位(爱琴海、华商、电影院等人员密布场所)使用LED大屏翻滚播映消防安全警示教育片(消防公益说等消防安全警示教育片)和主题宣扬海报。
此次“亮屏举动”,不只有用进步了全市居民对消防安全的重视度,更使消防安全理念家喻户晓。下一步自贡支队会继续深入展开“亮屏举动”,不断遍及消防安全常识,进步大众的消防安全意识,实在保护全市火灾局势安稳。
-
-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抚松县支行认真开展反洗钱工作
为切实提高社会公众对洗钱及上游犯罪危害性和反洗钱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深入贯彻相关工作部署,全方面推进金融机构反洗钱工作,抚松县支行认真贯彻落实相关工作要求,扎实开展反洗钱工作,不断夯实反洗钱管理工作基础,助推各项业务稳健运营。
加强日常培训,落实岗位工作职责。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抚松县支行员工从上到下格外的重视反洗钱工作,利用周会、全行大会对员工开展反洗钱文件学习及制度培训,要求相关岗位人员认真学习有关规定法律法规以及反洗钱内控制度,认真履行反洗钱岗位工作职责,一直在优化反洗钱工作操作的过程,提升员工反洗钱工作意识和业务操作水平。
严把身份识别,规范业务办理。抚松县支行员工在日常工作中慢慢地增加客户身份识别,坚持审慎原则,尤其对新建客户信息、新开网银等重点核实,有效识别客户反洗钱风险,坚持认真辨认每一条客户信息。客户经理严格履职,增强对公账户领域身份识别和尽职调查,从源头杜绝非法账户开立。
加大宣传力度,宣传方式多样。抚松县支行开展广泛宣传,通过LED屏滚动播放字幕、摆放宣传折页等方式做好宣传,向企业普及反洗钱知识。使企业对洗钱危害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进而提升反洗钱管理上的水准和社会公众防范洗钱的能力。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
-
-
柳州地标修建纷繁“亮屏”点亮英烈回家之路!
山河如愿,英豪回家。日前,退伍军人事务部与韩国国防部就第十一批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勇士遗骸交代作业达到共同,韩方于11月28日向中方移送43位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勇士遗骸及相关遗物。
28日晚,柳州市的地标修建地王世界财富中心、保利世界中心、柳州世界会展中心等处,经过楼体LED屏幕翻滚字幕,表达对革新英烈的崇高敬意与殷切思念。
自27日起,柳州多处当地纷繁开端“亮屏”,火车站候车大厅内、公共汽车上、万达广场、万象城、地王新天地楼宇间……“山河如愿 英豪回家”主题海报点亮时,柳州“双拥模范城”的手刺一同被擦亮。“打得一拳开,以免百拳来”“祖国不会忘掉,晚辈不会忘掉”“向志愿军忠烈问候”……许多市民看到“亮屏”后,纷繁在朋友圈记录下对革新英烈的敬重之情。
柳州素有“拥军优属 拥政爱民”的优良传统,经过多场景宣扬主题海报,充沛的使用城市地标灯火、野外广场大屏、LED电子显示屏等方法点亮英豪回家之路,在全社会营建稠密的爱崇尊重气氛。